高教资讯 高教资讯 高教资讯 首页 > 09 2025-06 上海大学校长刘昌胜: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产教融合新范式 当前高质量发展与数智需求情境下,以人工智能(AI)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演进,AI转型在各行业广泛渗透。这不仅重塑产业格局,也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路径带来巨大冲击与全新机遇。地方高校作为区域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发展模式的转型已成为紧迫任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的协同推进,不仅是高等教育顺应时代潮流、提升综合竞争力... 06 2025-06 山东大学校长李术才:加快构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新生态 深刻把握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意义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成果转化是实现科技创新价值的重要途径,高校要深刻把握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的重要意义,在顺应时代大势、服务国家发展、谋求自身变革中实现整体性跃升。1.顺应时代大势的战略选择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学研究不断突破人类认知边界,技术创新进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跃期,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相互交织,... 05 2025-06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把教育强国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一、充分认识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意义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教育作出战略部署,教育作为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愈益凸显。要紧扣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把准教育与中国式现代化、中国教育与世界教育的关系坐标,清醒看到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变化,深刻认识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意义,清晰把握时代责任和努力方向。建设教育强国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确... 04 2025-06 习近平: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作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教育现代化的重大决策,确立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效更加显著,“五育并举”理念深入人心,学... 03 2025-06 厅局长访谈·安徽篇: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贡献教育力... 近日,安徽全省教育大会举行,绘就了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的蓝图。高质量开局、高水平推进,安徽教育强省建设的壮丽画卷正在江淮大地上铺开。对此,记者采访了安徽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钱桂仑。问:安徽如何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回答好“教育强国,安徽何为”的时代课题?答:安徽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制定加快建设教育强省实施意见,召开全省... 03 2025-06 厅局长访谈·陕西篇:干字当头、改革创新 勇闯教育强省建设的奋进... 近年来,陕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以来,陕西如何守正创新、真抓实干,推动陕西由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系统跃升,在西部地区发挥示范作用?对此,记者日前采访了陕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王树声。问:陕西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 30 2025-05 中国留学趋势前瞻《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25》蓝皮书在京重磅发布 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和全球化智库(CCG)编写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24-2025)》要点如下:(一)全球留学保持持续增长一是全球国际学生数量依然保持增长势头。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数据,2022年全球国际学生人数达686万,较2000年增长2.3倍。尽管受疫情影响,2021年曾短暂下降,但2022年比2021年增长6.5%,比2017年增长26.7%,整体呈持续上升趋势。二是国际学生主要从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流入高收入国家或地区... 29 2025-05 张俊宗、孙学朝: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进一步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就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科技体制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必须深刻把握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以体制... 每页 8 记录 总共 648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5/81 跳转到